中新网北京5月18日电 (记者 陈杭)首都博物馆(下称首博)地下一层纸艺空间内,一张长木桌上,堆积了许多印有“金中都”“营城建都”“古都韵味”等字样的文创零部件。手指灵动间,北京印刷学院研二学生曹佳琳和陈晓丽挑选着零部件,融入榫卯结构,一件“铜坐龙”文创作品诞生了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中新网北京5月18日电 (记者 陈杭)首都博物馆(下称首博)地下一层纸艺空间内,一张长木桌上,堆积了许多印有“金中都”“营城建都”“古都韵味”等字样的文创零部件。手指灵动间,北京印刷学院研二学生曹佳琳和陈晓丽挑选着零部件,融入榫卯结构,一件“铜坐龙”文创作品诞生了。
您也可以 进行高级搜索,结果更加精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