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7日,牧民那仁达来坐在包顶和朋友们一起搭蒙古包,现在大多数蒙古包骨架用铁替代木头,更加坚固、耐用。当天,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,牧民那仁达来一家经过两天半跋涉,到达夏牧场,搭起蒙古包,准备在这里长住4个月。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6月17日,牧民用塑料布铺在蒙古包上防水,夏季的蒙古包外层层数少,从里到外是毛毡、塑料布、毛毡、苫布。当天,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,牧民那仁达来一家经过两天半跋涉,到达夏牧场,搭起蒙古包,准备在这里长住4个月。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6月17日,牧民那仁达来和朋友们一起搭蒙古包,他们七八个人有说有笑,用两个多小时搭成两个蒙古包。当天,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,牧民那仁达来一家经过两天半跋涉,到达夏牧场,搭起蒙古包,准备在这里长住4个月。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6月17日,牧民那仁达来将苫布系在天窗固定。当天,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,牧民那仁达来一家经过两天半跋涉,到达夏牧场,搭起蒙古包,准备在这里长住4个月。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6月17日,那仁达来(左2)送帮忙的亲戚回他们两座山后的营地。当天,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,牧民那仁达来一家经过两天半跋涉,到达夏牧场,搭起蒙古包,准备在这里长住4个月。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6月17日,牧民那仁达来用绳子把蒙古包勒紧,然后固定在草地上。当天,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,牧民那仁达来一家经过两天半跋涉,到达夏牧场,搭起蒙古包,准备在这里长住4个月。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6月17日,牧民那仁达来(左2)在邻居家享用到营地的第一餐,就餐前用酒敬天,按照传统,先到营地的牧民会做好餐食欢迎后来的牧民。当天,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,牧民那仁达来一家经过两天半跋涉,到达夏牧场,搭起蒙古包,准备在这里长住4个月。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